香港首批优才代表黄佳骏:“优才”并非高不可攀

 

“其实,香港优才计划的门槛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高不可及,我认为很多人都有条件申请优才,大家要有信心勇于尝试。”香港引进的第一批优才黄佳骏先生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以他的个人经历告诉申请者平凡人也能创造奇迹。

 

本来约好下午二点四十五分的采访,黄佳骏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其严谨与认真很有“港式作风”。文质彬彬的黄佳骏是苏州人,在扬州上大学,有过海外求学、工作的经历,回国后供职于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做会计。

 

2006年9月递交优才申请表,2007年1月正式拿到签证,并且上午拿到签证,下午就找到工作,黄佳骏申请优才的“传奇经历”至今仍是优才引进计划的“经典案例”。回忆起当初申请优才的过程,黄先生依然历历在目。

 

说到申请优才的往事,黄佳骏觉得是个惊喜,但并不意外。2006年6月他第一次通过网络获知香港优才入境计划的消息,“当时我不知道优才计划的深浅和难度,没有足够的自信去申请,第一批截止时间是9月份,8月份我再次看到这个新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想去尝试一下。”

 

黄佳骏在香港入境处的官方网站上找到关于优才计划的总体介绍和评分标准,做了自我评估,给自己打了110分,按当时的标准只要过80分就能通过审批。这让黄佳骏信心大增,看来“优才”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

 

随后他向香港入境处报送了申请香港优才计划表,11月份申请批下来并通过审核。2007年1月办完手续正式拿到签注。4月份来到香港工作定居。

 

黄佳骏作为首批优才的求职经历一直被香港媒体津津乐道, “当时,我上午到入境事务处办理优才签注手续,下午就找到工作上班了。”黄佳骏腼腆地给我介绍了他的“传奇”经历,“此前,我申请优才后,也就是来港前,曾经通过互联网联系上一家公司,我拿到优才签注的当天下午就去那家公司面试,很快就收到录取通知,一个月后就到公司上班了。”

     

“很幸运搭上了‘末班车’,成为第一批被批准的优才。”黄佳骏来港后事业发展很快。他眼中的香港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他从事金融会计服务行业,正是当时香港需要人才最多的领域。

 

出生于70年代末的黄佳骏,之前对香港的印象和大多数内地人一样,停留在《上海摊》《霍元甲》等电影或电视剧中,怀着对香港的美好憧憬,黄佳骏只身来到香港发展。“香港没有让我失望,她是个名符其实的‘明珠’。之前我在上海也工作过,从上海到香港,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有了很大变化,对我的人生经历是一种不同的体验。”

#p#副标题#e#

 

除了工作效率高,管理紧凑有效,香港人的敬业精神尤其让他感触深刻,“我来自上海,上海人工作也很敬业和认真,但是相对来说,香港人更敬业,忙季时,大家都在加班,没有什么怨言,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把事情做好。”记者眼中,黄佳骏现在的办事风格已经有了很深的“香港烙印”。

 

对于正在申请优才的人们,黄佳骏只有一个建议:大家要树立自信,勇于尝试,平凡人也能创造奇迹。“以前大家普遍有个误会,觉得只有名人、明星可以申请优才,我也不是毕业于名牌大学,也没有辉煌耀眼的‘成就’,只要不被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困扰,树立自信,勇于尝试,其实很多人是符合优才条件的。退一步讲,即使申请失败,也没有失去什么。我曾经推荐过一个朋友参加优才申请,最后他也成功获批。”   

 

说起优才计划对自己的影响以及来港一年多所做的贡献,黄佳骏很谦虚,“为香港做很大贡献还谈不上,至少来港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同时也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工作经验,加快了我在工作上的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目标。”